夏日炎炎,心随所愿。

期盼多年的与曾经接我们当兵,培养我们入党、提干,甚至牵线搭桥为我们作“红娘”的引路人一起参加避暑、休闲活动的愿望,这个夏天终于实现了。

7月10日,我们一行4人,从成都出发,驱车470公里,前往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山堡村,一个被誉为“川渝人避暑后花园”的地方,与40年前曾经一个中队老战友,他们已连续8年入住的“老村长”度假会所相聚。

山堡村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,地处桐梓县北部,距九坝镇7公里,桐梓县城29公里,遵义市80公里,重庆市主城区200公里左右。

山堡村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延伸区域,海拔1400米左右。常识告诉我们,海拔每升高100米,气温约下降0.6℃。蚊子的适宜生存温度为15—30℃,当气温降至10℃以下时,其繁殖能力会显著下降甚至停止。所以,一到夏天,那里就凉爽,且不受蚊虫叮咬之苦,自然就成为避暑好地方了。

山堡村四面环山,G352湖南张家界至云南巧家国道穿越其间,距离县城高铁站1个小时车程,交通十分方便。夏季平均温度22~25℃,森林覆盖率超过80%,负氧离子浓度达2.9万个/cm³,是城市公园的200倍。

山堡村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,由于避暑产业的兴起,各项建设发展突飞猛进。原本只有二、三千人的行政村落, 如今已建成宛如一座小县城规模,每逢夏季吸引来自以重庆客人为主十万大军在此消夏避暑。

山堡村是全国“夏季村晚”示范展示点,“桐梓村晚”已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。去年,该村不同规模的“村晚”演出就高达166场之多,观看人数达70万人次。

每当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的时候,人们携老带幼从四面八方踊向“村晚”现场,台上演员倾情演绎,台下观众人头攒动,笑语欢声,热闹非凡,云上九坝变成了热歌劲舞的海洋。

也许是受当地氛围的影响,山堡村许多避暑大院如今也都办起了自己的“村晚”。我们在那里入住5个晚上,在“老村长”渡假会所门前院坝内,就举办了三场“卡拉OK演唱”活动,引来附近许多的客人前来住足观看。

我们的晚会虽然没有强大的阵容,没有正式的舞台,没有专业的服饰、化妆和道具,但是大家有高涨的激情、嘹亮的歌喉、百听不厌和影响、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进取激昂的部队歌曲,加之还有重庆市京剧表演艺术家,川剧非遗传承人,国家一级演员黄女士领衔主演,以及来自川渝两地“军嫂”加持。真可谓:“村晚大舞台,有艺你就来,一切为开心,唱错重新来。”

6天5夜之行,说长也长,说短亦短,不管怎么说,我们的收获却是十分圆满。遇见了新兵训练结束就一直没有见个面的排长,同在山堡村避暑的同年入伍战友和原12中队队长。在隔壁习水县仙源镇避暑的战友和在仁怀市工作曾经的同仁,也专程赶来与大家相聚在一起。

期间,我们先后游览了山堡村旁边的羊儿山,著名红色景点娄山关,品尝了福建的工夫茶,体验了重庆“换三张”麻将和时下最时尚的“掼蛋”牌。尤其是见证了几位老战友乐观的生活态度, 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,不减当年的“酒德、酒风与酒量”。有些时候还感觉有点自愧不如哦。

在我们行将离开的时候,几位嫂子不辞辛苦,专门从市场买回当地的土鸡、土鱼和绿色蔬菜,亲自下厨做出美味佳肴为我们一行欢送饯行。

无论有意也好,还是巧合也罢。期间正值我与夫人喜结良缘40周年,这个象征着红宝石般历经岁月淬炼婚姻节点,给这次相聚增添了不少的喜气与欢乐,也是我与夫人结婚几十年来第一举行如此“隆重”的婚庆仪式。

让我更没想到的是,期间我曾经的两位中队队长还爆料了一个我从来都不知道“秘密”。他们说: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,在我担任中队文书兼班长的时候,有一年,我父亲出差路过重庆到中队看我,向他们提出让我提前退伍的想法。中队几位干部知道后,感到十分意外,也非常重视,不仅背着我请父亲吃了一顿饭,事后还责成艾队长,以中队组织名义给我父亲去了一封信,让老人家支持部队建设。

试想,如果当年真遂了父亲的心愿,那我的这一生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。不过,我还是十分理解当时父母的心情,因为我毕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。

哈哈,扯远了。还是言归正传吧。
桐梓县与重庆市接壤,素有“黔北门户”,“川黔锁钥”之称。历史文化悠久,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,也是中国方竹笋之乡。

桐梓属于革命老区,建有"红军长征革命纪念馆",景内娄山关素有“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”之说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也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。

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于此,毛主席创作的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那首词,充分表现了伟人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。

该县境内七十二弯风景区,地处大娄山脉中段凉风垭区域海,拔1450米,总长度约12公里,因弯道密集被称为"贵州弯道最密集的盘山公路" 。

所以,在那里避暑期间,还可以抽出时间到附近走走看看,游览一下祖国大好河山。

返程的时候,我们还特地绕道今年炒的最火爆的网红城市重庆荣昌区,战友招待我们品尝了一顿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荣昌卤鹅”。(陈小勇 曹登文)